叶辰中文网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127章 连老朱也忽悠(第2页)

朱元璋把头转向柳淳,“朕不是不讲道理的人,你能说出理由,朕可以宽宥,如果说不出来,朕就把你送去皮场庙!”

真是好狠啊!

柳淳的骨子里极为骄傲,哪怕面对朱元璋,也是遇强则强!

“陛下,臣的一位师长曾经说过……纸钞成本低廉,不过是一张花花绿绿的纸而已,何以能购买商品,充当金银钱币呢?”

朱元璋哼了一声,“你是在考朕吗?”

“臣不敢!”

柳淳朗声道:“师长曾言,纸钞能值钱,是要靠赋予权力……北宋之时,商人发明交子,是几大商户,以自家财富作为担保。

如今大明宝钞是陛下下旨发行,由朝廷的宝钞提举司负责,由此可见,是陛下用自己的信用权威,对宝钞进行赋权,换句话说,宝钞关乎陛下的脸面和信用,也是朝廷威严的体现。”

朱元璋依旧沉着脸,“不要说这些废话,你既然知道是朕让用的,那为什么不用?你是觉得朕的脸面不值钱吗?”

“陛下误会了……臣觉得正因为关乎陛下脸面,才应该想办法,用心呵护,避免宝钞贬值!”

朱元璋眉头微蹙,“听你的意思,是有办法让宝钞维持稳定了?”

不知不觉,老朱的语气已经缓和了一些……没错,这些年,宝钞不断贬值,遭到市面唾弃,老朱也是心知肚明,可他却没有什么好办法。

“来,朕听听你有什么高见!”

朱元璋随便找了块石头坐下,柳淳自然没有坐的地方,只能蹲下身,“陛下,若想让宝钞维持币值稳定,最好的办法,就是跟金银挂钩,只要能够兑换金银,宝钞自然就能值钱了!”

“废话!”

朱元璋怒冲冲道:“天下刚刚太平,国库尚不充裕,尤其是缺少金银……朕若是不缺金银,又何必发行宝钞?”

光是从老朱的提问来看,这位洪武皇帝就对钞法的事情门清……朱元璋虽然出身寒微,但十分好学,当了皇帝之后,尤其如此。

作诗,写文章,甚至连书法都别具一格!

那句“金杯共汝饮,白刃不相饶”

,在历代帝王的作品中,也是霸气十足的佼佼者。

柳淳知道,必须拿出点真东西了。

“陛下,臣这里还有第二条建议……臣觉得宝钞缺少了一个环节。”

“什么环节?”

“回收旧币!”

朱元璋皱眉了,还真是没有!

提举宝钞司,下面设有制作纸张,印刷,发行等部门,或许是在老朱和当朝诸公看来,钱发行出去了,又何必费力气收回呢!

“陛下,宝钞终日流通,即便再小心,也不免损坏。

而由于缺少回收环节,越是破损严重的宝钞,就越是在流通中频频使用,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。

本周收藏榜
热门小说推荐
超能狂兵

超能狂兵

三年前,随着那个号称最强之人消失,地下黑暗世界恢复了平静。而三年后,他低调的回到了国内,只想安静的做一个美女总裁的保镖,奈何江湖中关于的他的传说太多身不由己...

无光之月

无光之月

酒馆的一隅。害羞的女剑士躲在角落里擦拭心爱的巨剑,冷漠的精灵法师指尖跳动着闪烁的电弧。半人半鹿的黑发林精奏响森林的旋律,热辣的亡灵法师扭动腰肢,和召唤骷髅一起在乐声中翩翩起舞。半身人趴在桌上,懒洋洋的用一叠小银币搭着积木,一双精光闪闪的小眼睛,却在每个人腰间的钱袋上巡视,壮硕的矮人一脚踩在桌子上,举着手里的麦酒,大...

死人经

死人经

年少时的一次意外,误喝了坟前冥酒,牵扯进了一桩三世迷局。自此,我步入阴阳路,只见地狱,不见天堂。三生三世劫,百年不言情,万载死人经。...

血路救赎

血路救赎

上海滩龙蛇争霸!大时代风起云涌!!社会江湖,江湖社会,乱世如江湖文人曰社会,武者曰江湖,又有何不同?弱肉强食,适者生存,除了不断强大又有何途?一九零二年,一个新的灵魂穿越重生。是仇恨女神的使者,还是上天钦派的法官,抑或是划破黑暗的闪电?斩邪去恶,狂杀猛砍,一路淋漓之血,一生势不低头。重生对阿发来说,是幸运,也是自我救赎。哪怕这救赎之路将由血染成,哪怕自我救赎的终点是国家民族的命运,他也要勇往直前。因为,只有践踏着罪恶杀出一条血路,才能获得成功这唯一的救赎,以及得到梦想中一个光明来世的承诺。...

[快穿]打脸金手指

[快穿]打脸金手指

天道崩乱的时代,出现了一群身怀金手指的人生赢家。他们或重生或穿越,他们或系统或异能,无数炮灰的白骨垒成了他们的逆天之路。天道表示对于金手指我是拒绝的。于是,一对皇家夫妇死后没能转生,被强行流放到各个世界执行终结金手指的任务,反转炮灰命运,圣光普照大地??并不。快穿,1v1,爽文,反派智商不在线。末世种田西幻星际娱乐圈等等应有尽有,求收藏入天18号要入!从25章开始倒V,早中晚共三更!!!!希望大家继续爱我3...

农家小地主

农家小地主

本书简介一朝穿越农家女,家长里短是非多。  亲娘好赌成性,败光家产,欠了巨债,和有钱人跑了!  亲爹病弱无能,半死不活。幼弟胆小怯弱,全靠年迈的爷奶支撑。家里还有不省心的大娘小婶。  陈静握起小拳头,整治极品亲戚,哄骗恶霸债主,带领全家奔小康!  看她农业高材生在异世打造属于自己的超级大农庄,当个农家小地主。  俗话说,富在闹市无人问,穷在山村有远亲。眼见日子越过越红火,那些远亲上门了,连和人私奔的亲娘也回来了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